燕子妈妈笑了(教案)
《燕子妈妈笑了》的教学设计
教材分析:
《燕子妈妈笑了》是一篇蕴涵哲理的童话,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:认真听、认真看、认真对待完成。课文的内容生动有趣,用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深刻的道理,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.本课要求认字14个,写字7个。这些字词在课文中结合语境易认易记,学生首先充分熟读课文,在此过程中识记生字、简单理解课文,并抓住重点句式进行练习。
设计思路:
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,语言简单易懂,同时又蕴涵了深刻道理。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读中识字,读中理解,读中感悟。在朗读中感受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更具体的发现,体会燕子妈妈耐心的指导和燕子仔细的观察。通过表格将每一次的发现归纳起来,更清晰地显现文章的脉络,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文,学文。
学生分析:
一年级的学生,由于年龄的特点,形象思维比较具体,而且对事物的观察也不够认真,没有具体的观察方法,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困难,为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、学习方法,认真严谨的态度。发展思维能力,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,注重情感体验,学会多种阅读方法,会表述自己的见解。根据教材制定如下目标。
教学目标:
1、理解课文内容,学习小燕子观察事物的方法,懂得做事情都要认真。
2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3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。
教学重难点:
1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、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,懂得要认真地做每一件事。
教具准备:
歌曲《小燕子》、词语卡片、冬瓜和茄子、西红柿和黄瓜
教学时间: 两课时
教学过程:
第二课时
一、 课前预热
1、师:同学们,老师这有一个谜语,你们想猜猜吗?(小小姑娘黑又黑,秋天走了春天回,带着一把小剪刀,半天空里飞呀飞。猜一动物)那么你们喜欢小燕子吗?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小燕子的歌,我们一起来唱唱吧!
同学们你们唱得真好,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小燕子的课文,板书课题,齐读课题。
(这样做比较适合一年级的小学生,他们可以借助课件认识“燕”。)
2、课件出示生字新词(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,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掌握得怎样?)
a、指名读:燕子 菜园 茄子 一样 仔细 冬瓜 小刺 发现 什么 满意紫色 很好
b、小组开火车读。
c、全班齐读。
(这样活跃了课堂气氛,又巩固了刚学过的知识,寓教于乐。)
二、(同学们你们真棒!生字掌握得这么好,那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又是什么呢?)
学生明确学习目标:课件出示
1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、学会小燕子观察事物的方法。
3、理解课文内容,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。
三、初读课文,自主学习。(谁笑了?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?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,从课文中你们一定可以找到答案的,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,读完后到文中找一找吧。)
1、课件出示自学提示:
1)、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菜园看的是哪两种蔬菜?
2)、燕子一共飞到菜园看了几次?它是怎样和妈妈说的?妈妈又是怎样说的?(把小燕子说的话画上“——”,燕子妈妈说的话画上“~~~”。)
(在教学中,教师应教给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,在这儿,教师提出疑问,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。)
2、学生自学课文,动笔勾画,教师巡视。
(教给学生读课文的方法,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。读课文时,让学生养成边读边划,读后形成思、议的习惯。使学生从小就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养成一定的习惯。)
3、师生交流、汇报。(你们都找到了吗?谁来读一读小燕子说的话?谁来读一读燕子妈妈说的话?)
(通过扮演角色表演,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入情入境,拉近与文本的距离,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。)
四、朗读课文,交流提升。
1、细读课文,读中感悟。
1)、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菜园看的是哪两种蔬菜?
2)、本课中燕子妈妈共让小燕子去看了几次冬瓜和茄子的区别?
3)第一次小燕子观察到了什么?它是怎样和妈妈说的?妈妈是怎样说的?让学生试着读出燕妈妈和小燕子的话。
4)、第二次小燕子观察到了什么?妈妈又是怎样说的?
5)、第三次小燕子观察到了什么?妈妈是怎样的心情?
2、老师运用课件讲解。
1)、提问: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菜园看的是哪两种蔬菜?板书(冬瓜、茄子)出示挂图,区别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呢?(课件出示第5、6屏)
2)、本课中燕子妈妈共让小燕子去看了几次冬瓜和茄子的区别?
3)、第一次小燕子发现了什么?(课件出示第7屏)
小燕子飞去了,回来说;“妈妈,妈妈,冬瓜是大的,茄子是小的!”
燕子妈妈说:“不错,你能不能再去看看,还有什么不一样。”
a、指名读。我想请两个同学来扮演一下小燕子和燕子妈妈,看谁读得最好。引导学生用动作来表演冬瓜大,茄子小。(教师贴出冬瓜、茄子图片,分别在冬瓜,茄子下面写上大、小。)
b、生先评价,师再补充:你俩读得真好,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们(全班齐读)
(这样做既训练了学生之间评价,也让学生感受到燕子妈妈对小燕子的引导。)
c、师总结:小燕子真聪明,第一次就发现了冬瓜和茄子大小不一样。
4)、师:小燕子第二次又发现了什么?它和妈妈又说了些什么呢?
学生自由回答。(课件出示第8屏)
小燕子又飞去了,回来说:“妈妈,妈妈,冬瓜是青的,茄子是紫的!”
燕子妈妈点点头,说:“很好。你再去仔细看看,他们还有什么不一样。”
a、小组内合作分角色朗读。(指名小组读、男女分组读、引导读出惊喜的语气。)
(读出了问的语气,再想想我们的妈妈给我说话时的语气。强调温柔亲切的读。)
b、杨老师这里有一组句子,你来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?你也能用仔细说一句话吗?(课件出示第九屏)
你去看看。
你去仔细地看看。
(这样通过比较,再让学生去说一说,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。)
c、师总结:第二次小燕子仔细地区观察又有新的收获,它发现了冬瓜和茄子颜色不相同。(板书:青、紫)
5)、师:这一次小燕子听了妈妈的话,它又飞到菜园里,睁大眼睛仔细地看呀!认真地找呀!终于它又有了新的发现,它高兴地叫了起来。
小燕子第三次去观察看到了什么?(课件出示第10、11、12、13屏)
小燕子又一次飞去了,回来后高兴地叫着:“妈妈,妈妈,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,茄子的柄上有小刺!”
a、高兴地叫了起来,谁来读一读小燕子的话?指名读,师生互读。
(引导读出高兴地叫着的语气,这样孩子们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得到启发,小燕子是靠自己仔细观察才发现的。)
b、小燕子第三次观察到,冬瓜( ),茄子( )。
c、教师出示冬瓜、茄子实物让学生亲自观察,想一想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观察的怎么样?
(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具体,在激发学生一次次的读课文之后,用具体的实物让学生亲自去感知,真正弄清楚小燕子三次观察到冬瓜和茄子的不同,同时让学生真正明白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观察认真,仔细。)
五、我会填。(课内小练笔)
1、小燕子一共到菜园看了 次。
2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:
|
冬瓜 |
茄子 |
第一次 |
|
|
第二次 |
|
|
第三次 |
|
|
a、 咦,孩子们,为什么小燕子第一次、第二次没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,茄子的柄上有小刺,这次却发现了呢?
b、师总结:呀!小燕子第三次来到菜园里,它又有新的发现。燕子妈妈会怎样呢?
五、小结,运用内化。
1、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?你来夸夸小燕子?(课件出示15、16屏)学生自由发言并用自己的话夸夸小燕子。
(在这儿,教师安排学生读“燕子妈妈高兴的笑了。”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,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。)
2、观察图片,练习说话。
小燕子观察冬瓜和茄子时可仔细了,你们愿意和它们比一比谁更仔细吗?下面请你扮演你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,观察一下老师带来的两种蔬菜。(出示西红柿和黄瓜)(课件出示17屏)
实物观察,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。
我发现西红柿 ,黄瓜 。
你们真是爱学习、会观察的孩子!妈妈还要告诉你们,观察事物的方法很多,很多,除了用眼睛看,还可以用手摸,用耳朵听,鼻子闻等等,不仅可以看到外面,还可以看到里面,你们回去可以试一试,把西红柿和黄瓜切开,一定还能发现很多很多!
(用实物拓展延伸,学生兴趣高昂,最大化的激活了学生的思维,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。)
六、达标测试:(课件出示18屏)
1、小燕子一共飞到菜园看( )次。
2、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看看( )和( )有什么不一样。
3、想一想,说一说。
第一次,小燕子看到的冬瓜是( ),茄子是( )。
第二次,小燕子看到的冬瓜是( ),茄子是( )。
第三次,小燕子看到的冬瓜是( ),茄子是( )。
板书设计:
16、燕子妈妈笑了
二 青 紫
三 皮上有细毛 柄上有小刺
仔细认真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感动 | 同情 | 无聊 | 愤怒 | 搞笑 | 难过 | 高兴 | 路过 |
- 上一篇: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要点
- 下一篇:幼小衔接
相关文章
-
没有相关内容